汉语词典

衿鞶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衿鞶』

拼音:jīn pán

注音:ㄐ一ㄣ ㄆㄢˊ

解释:古代男女系于衣带上用于佩饰的小囊。《仪礼.士昏礼》:"庶母及门内施鞶,申之以父母之命,命之曰: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,夙夜无愆,视之衿鞶。"郑玄注:"鞶,鞶囊也。男鞶革,女鞶丝,所以盛帨巾之属,为谨敬。"后以"衿鞶"用作敬奉公婆的典实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周必大.端午帖子·皇帝阁:「尝记唐家逢五日,近臣藩镇贡衿鞶。」
宋代.罗珊.题芗氏慈节卷:「苦味灯前余粉胆,清风尘外振衿鞶。」
明代.杨慎.荅程以道:「赠我锦绣段,佩之当衿鞶。」
元代.宋褧.拟古辞寡妇叹:「华饰不复施,衿鞶缨佩置之埃尘。」
明代.范景文.漂母祠:「衿鞶者流如是奇,言下寻绎有深致。」

基本字义

jīn(ㄐ一ㄣ)

1、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:青衿(代称秀才)。

2、系衣裳的带子。

基本字义

pán(ㄆㄢˊ)

1、古人佩玉的皮带:“鞶厉游缨”。

2、小囊,小荷包:“男鞶,革;女鞶,丝。”

3、马腹大带。

4、车轴上系靷的皮环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弹冠振衿 施衿结褵 捉衿见肘 捉衿露肘 捉衿肘见

更多汉语词典: 衿抱 金荆 金鉴 金翠 九垓 进谒 襟喉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