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幡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旌幡』
拼音:jīng fān
注音:ㄐ一ㄥ ㄈㄢ
解释:见"旌旛"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方干.侯郎中新置西湖:「烟雾未应藏岛屿,凫鹥亦解避旌幡。」
唐代.张籍.永嘉行:「紫陌旌幡暗相触,家家鸡犬惊上屋。」
唐代.雍陶.僧金河戍客:「戍远旌幡少,年深帐幕低。」
明代.无名.唐受命谶:「桃花园,宛转属旌幡。」
宋代.许翰.舣舟大藤峡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牍附以古风:「宁知虎符下,拥公万旌幡。」
基本字义
旌jīng(ㄐ一ㄥ)
1、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。又指普通的旗子:旌旗。旌铭(旧时丧礼,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)。
2、表扬:旌表。
基本字义
幡fān(ㄈㄢ)
1、〔幡然〕同“翻然”。
2、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