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九山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九山』

拼音:jiǔ shān

注音:ㄐ一ㄡˇ ㄕㄢ

解释:
1.九州的大山。
2.九座山。《吕氏春秋.有始》:"何谓九山?会稽﹑太山﹑王屋﹑首山﹑太华﹑歧山﹑太行﹑羊肠﹑孟门。"金元好问《颖亭留别》诗:"七风三日雪,太素秉元化。九山郁峥嵘,了不受陵跨。"施国祈笺注:"九山,案轘辕﹑颍谷﹑告成﹑少室﹑大箕﹑大陉﹑大熊﹑大茂﹑具茨是也。"
3.指九嶷山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鲍溶.悲湘灵:「魂魄无不之,九山徒相似。」
唐代.陈羽.湘妃怨:「九山沉白日,二女泣沧洲。」
唐代.杜审言.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五:「池分八水背,峰作九山疑。」
唐代.李贺.湘妃:「蛮娘吟弄满寒空,九山静绿泪花红。」
元代.陶宗仪.南浦:「水兼九山南过村外,以入于海。」

基本字义

jiǔ(ㄐ一ㄡˇ)

1、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玖”代):九归。

2、泛指多次或多数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

基本字义

shān(ㄕㄢ)

1、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
2、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
3、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八街九陌 八九不离十 二旬九食 凤引九雏 愁肠九回 愁肠九转 行百里者半九十 含笑九泉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