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皮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橘皮』
拼音:jú pí
注音:ㄐㄨˊ ㄆ一ˊ
解释:橘子的皮。可入药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释绍昙.偈颂一百一十七首:「古今多少人以橘皮为火,纷然错认。」
宋代.释慧温.偈二首:「大乘小乘,似认橘皮为猛火。」
宋代.释子益.小师慧清游山:「定笑玄沙,错认橘皮唤作火。」
宋代.释慧开.政黄牛赞:「资福从来不识羞,橘皮熟炙逞风流。」
宋代.王之望.病后戏赠同官蒋子权:「教我煮橘皮,汤热过冰碗。」
基本字义
橘jú(ㄐㄨˊ)
1、常绿乔木,果实称“橘子”,多汁,味酸甜可食。种子、树叶、果皮均可入药:橘红。橘络。橘黄色。橘化为枳(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)。
基本字义
皮pí(ㄆ一ˊ)
1、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:皮毛。
2、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:裘皮。
3、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封皮。书皮。
4、表面:地皮。
5、薄片状的东西:豆腐皮。
6、韧性大,不松脆:花生放皮了。
7、不老实,淘气:顽皮。
8、指橡胶:胶皮。皮球。
9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