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臧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否臧』
拼音:pǐ zāng
注音:ㄆㄧˇ ㄗㄤ
解释:
1.成败;善恶;优劣。否,恶;臧,善。
2.品评,褒贬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:「朝野分伦序,贤愚定否臧。」
唐代.曹邺.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:「偶于擒纵间,尽得见否臧。」
唐代.杜甫.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:「否臧太常议,面折二张势。」
唐代.杜甫.入衡州:「问罪富形势,凯歌悬否臧。」
宋代.黄庭坚.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:「否臧太磊磊,从此更三复。」
基本字义
否fǒu(ㄈㄡˇ)
1、表示不同意,不认可:否定。
2、不,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:可否?。
3、不如此,不是这样,不然:否则。学则正,否则邪。
其他字义
否pǐ(ㄆ一ˇ)
1、不好,坏,恶:否极泰来(“否”和“泰”,前者是坏卦,后者是好卦。指事情坏到了极点,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)。未知善否。
基本字义
臧zāng(ㄗㄤ)
1、善,好:臧否(pǐ)(褒贬,评论,说好说坏)。
2、古代对奴仆的贱称:臧获。
3、古同“赃”,赃物。
4、姓。
其他字义
臧zàng(ㄗㄤˋ)
1、古同“藏”,储放东西的地方。
2、古同“脏”,身体的内部器官。
其他字义
臧cáng(ㄘㄤˊ)
1、古同“藏1”,收存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