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飔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南飔』
拼音:nán sī
注音:ㄋㄢˊㄋㄚ ㄙ
解释:清凉的南风。
古代诗词
魏晋.陶渊明.和胡西曹示顾贼曹:「蕤宾五月中,清朝起南飔。」
宋代.汪藻.北窗:「绿阴微缺处,最得南飔多。」
宋代.向子諲.鹧鸪天 其一 寿太夫人:「南飔特地作微凉。」
明代.严嵩.夏日江亭赠客:「江喧过雨时,绿树摇南飔。」
明代.严嵩.苦竹山:「苦竹山高昼景迟,木阴葱茜动南飔。」
基本字义
南nán(ㄋㄢˊ)
1、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国(指中国南部)。南陲(南部边疆)。南极。南半球。
2、姓。
其他字义
南nā(ㄋㄚ)
1、〔南无(mó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弥陀佛”、“南南观世音菩萨”。
基本字义
飔(颸)sī(ㄙ)
1、凉:“秋风肃肃晨风飔,东方须臾高知之”。
2、疾风:“一举必千里,乘飔举帆幢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