蟠螭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蟠螭』
拼音:pán chī
注音:ㄆㄢˊ ㄔ
解释:盘曲的无角之龙。常用作器物的装饰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杜甫.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:「通籍蟠螭印,差肩列凤舆。」
唐代.段成式.观山灯献徐尚书:「因山成众像,不复藉蟠螭。」
唐代.李颀.王母歌:「为看青玉五枝灯,蟠螭吐火光欲绝。」
唐代.韦元旦.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:「刻凤蟠螭凌桂邸,穿池叠石写蓬壶。」
元代.王恽.西江月 寿王中丞:「高名北海旧蟠螭。」
基本字义
蟠pán(ㄆㄢˊ)
1、屈曲,环绕,盘伏:蟠蜿。蟠萦。蟠结。蟠踞(亦作“蟠据”)。蟠道。蟠龙。蟠螭纹(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,以盘曲的龙蛇组成)。蟠夔纹(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,以盘曲的夔龙组成)。龙蟠虎踞。
基本字义
螭chī(ㄔ)
1、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。古建筑或器物、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:螭头。
2、古同“魑”,魑魅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