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鳞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披鳞』
拼音:pī lín
注音:ㄆ一 ㄌ一ㄣˊ
解释:比喻犯颜直谏,触怒帝王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皇甫澈.赋四相诗·中书令钟绍京:「谋猷叶圣朝,披鳞奋英节。」
宋代.刘子翚.建康六感·吴:「抗魏既摇岳,攘刘亦披鳞。」
明代.张煌言.长鲸行:「南海长鲸何横绝,吞吐波涛喷日月;鼓鬣俄成赤羽旗,披鳞都变黄金穴。」
明代.解缙.泰和普阁寺壁颜辉画:「走过盘拿值一龙,前额披鳞咸争武。」
明代.王佐(汝学.和丘公五指山诗 其一:「曾听经声学点头,披鳞带甲半沉浮。」
基本字义
披pī(ㄆ一)
1、覆盖在肩背上:披星戴月。
2、穿戴:披挂。披甲。
3、打开,散开:披襟。披阅。披露(发表,公布,表露)。所向披靡。
4、劈开,裂开:竹竿披了。
基本字义
鳞(鱗)lín(ㄌ一ㄣˊ)
1、鱼类、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:鱼鳞。鳞片。
2、鳞状的:鳞爪(zhǎo)。鳞波。鳞茎。鳞屑。鳞集(群集)。遍体鳞伤。鳞次栉比。
3、泛指有鳞甲的动物:鳞鸿(指“鱼雁”,即书信)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