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绵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披绵』
拼音:pī mián
注音:ㄆ一 ㄇ一ㄢˊ
解释:
1.亦作"披绵"。
2.脂厚。宋苏轼《送牛尾狸与徐使君》诗:"通印子鱼犹带骨,披绵黄惟漫多脂。"施元之注:"黄雀出江西临江军,土人谓脂厚为披绵。"亦用以指代黄雀。宋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禽兽比喻》:"黄雀曰披绵。"
古代诗词
宋代.陆游.村邻会饮:「披绵黄雀麴糁美,斫雪紫蟹椒橙香。」
宋代.陆游.冬夜戏书:「长鱼通印盐花白,珍鮓披绵麴糁香。」
宋代.陆游.秋雨:「珍鯗披绵美,寒醅拨雪香。」
宋代.陆游.小饮:「双螯初斫雪,珍鯗已披绵。」
宋代.陆游.醉中作:「披绵珍鯗经旬熟,斫雪双螯洗手供。」
基本字义
披pī(ㄆ一)
1、覆盖在肩背上:披星戴月。
2、穿戴:披挂。披甲。
3、打开,散开:披襟。披阅。披露(发表,公布,表露)。所向披靡。
4、劈开,裂开:竹竿披了。
基本字义
绵(綿)mián(ㄇ一ㄢˊ)
1、蚕丝结成的片或团,供絮衣被、装墨盒等用:丝绵。绵绸。绵里藏针。
2、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:绵薄。绵软。绵力。
3、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:绵延。绵联。绵长。绵亘。连绵。
4、性情温和:他平时挺绵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