蟠泥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蟠泥』
拼音:pán ní
注音:ㄆㄢˊ ㄋ一ˊㄋ一ˋ
解释:谓龙蟠曲于泥。指兴起之前的周室。语出汉扬雄《法言.问神》:"龙蟠于泥﹐蚖其肆矣。"李轨注:"圣道未彰,群愚玩矣;龙蟠未升,蚖其肆矣。"
古代诗词
唐代.杜甫.喜晴:「英贤遇轗轲,远引蟠泥沙。」
唐代.张籍.杂曲歌辞·行路难:「龙蟠泥中未有云,不能生彼升天翼。」
宋代.楼钥.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:「雕鹗犹未离风尘,蛟螭尚尔蟠泥滓。」
宋代.李新.题韩溪:「云梦擒王终猎狗,芒砀龙子讵蟠泥。」
宋代.郭印.眉州太守刘公忽於池中获东坡所作远景楼碑乡:「雷霆破蛰里耳惊,龙{左虫右戾}蟠泥神物守。」
基本字义
蟠pán(ㄆㄢˊ)
1、屈曲,环绕,盘伏:蟠蜿。蟠萦。蟠结。蟠踞(亦作“蟠据”)。蟠道。蟠龙。蟠螭纹(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,以盘曲的龙蛇组成)。蟠夔纹(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,以盘曲的夔龙组成)。龙蟠虎踞。
基本字义
泥ní(ㄋ一ˊ)
1、土和水合成的东西:泥巴。泥垢。泥浆。泥煤。泥淖(泥污的洼地)。泥泞。泥洼。
2、像泥的东西:枣泥。山药泥。印泥(盖图章用的印色)。蒜泥。
其他字义
泥nì(ㄋ一ˋ)
1、涂抹:泥墙。泥缝儿(fèngr)。
2、固执,死板:拘泥。泥古(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,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)。泥守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