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竽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齐竽』
拼音:qí yú
注音:ㄑ一ˊㄐ一ˋㄗㄓㄞ ㄩˊ
解释:
1.犹滥竽。指不学无术的人。
2.用为自谦之词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:「齐竽混韶夏,燕石厕琳琅。」
唐代.蔡文恭.奉和夏日游山应制:「窃吹等齐竽,何用承恩奖。」
唐代.窦庠.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:「卫国知有人,齐竽偶相齿。」
唐代.广宣.皇太子频:「郑鼠宁容者,齐竽久舍诸。」
唐代.韩偓.安贫:「举世可能无默识,未知谁拟试齐竽。」
基本字义
齐(齊)qí(ㄑ一ˊ)
1、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齐整。参差不齐。
2、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齐。河水齐腰深。
3、同时;同样;一起:齐名。齐声。齐心协力。一齐前进。
4、全;完全:齐全。人到齐了。
5、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、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。
6、中国朝代名:南朝齐。北朝齐。
其他字义
齐(齊)jì(ㄐ一ˋ)
1、调剂:夫匠者手巧也,而医者齐药也。后作“剂”。
2、药剂:处齐不过数种。后作“剂”。
3、界限;分际:百年,寿之大齐。
4、成功;成熟:事能得齐。后作“济”。
其他字义
齐(齊)zī(ㄗ)
1、同“粢”。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。
其他字义
齐(齊)zhāi(ㄓㄞ)
1、同“斋”。
2、斋戒:齐三日而后行。
3、庄敬:齐庄。齐严。
基本字义
竽yú(ㄩˊ)
1、古代吹奏乐器,像笙,有三十六簧:滥竽充数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