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书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七书』
拼音:qī shū
注音:ㄑ一 ㄕㄨ
解释: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。即《孙子》﹑《吴子》﹑《六韬》﹑《司马法》﹑《黄石公三略》﹑《尉缭子》﹑《李卫公问对》,又称"武经七书"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钱闻诗.佚老亭:「胶胶朝路七书考,请绂星江恨不早。」
宋代.高斯得.閒中读书次第:「七书卷帙二千余,加我三年当阅遍。」
明代.何允泓.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:「静看世变起徐徐,阁夜挑灯检《七书》。」
宋代.方回.赠綦大将军:「既能善战善骑射,七书背育无余遗。」
宋代.华镇.永嘉巡检张侍禁廨舍辟洞名黄石:「凤毛益使家声振,新以七书见天子。」
基本字义
七qī(ㄑ一)
1、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2、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3、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基本字义
书(書)shū(ㄕㄨ)
1、成本的著作: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
2、信: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
3、文件:证书。说明书。
4、写字或写的字:书法。书写。书桌。书案。书画。
5、写文章:大书特书。罄竹难书。
6、字体:草书。隶书。楷书。
7、古书名,《尚书》的简称(亦称“书经”)。
8、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:说书。听书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