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七庙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七庙』

拼音:qī miào

注音:ㄑ一 ㄇ一ㄠˋ

解释:
1.原指四亲(父、祖、曾祖、高祖)、二祧(远祖)和始祖之庙。语出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七庙。”后用以泛指帝王祭奉祖先的宗庙。
2.指朝代:七庙之基,于焉永固|一夫作难而七庙隳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八骏图:「瑶池西赴王母宴,七庙经年不亲荐。」
唐代.杜甫.收京三首:「依然七庙略,更与万方初。」
宋代.陆游.观大散关图有感:「先当营七庙,次第画九衢。」
南北朝.庾肩吾.乱后行经吴御亭:「方凭七庙略,誓雪五陵冤。」
明代.无名.郊庙歌辞·享先蚕乐章·肃和:「万宇承恩覆,七庙伫恭禋。」

基本字义

qī(ㄑ一)

1、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
2、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
3、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
基本字义

庙(廟)miào(ㄇ一ㄠˋ)

1、供奉祖先的房屋:家庙。宗庙。太庙。

2、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:孔庙。岳庙。寺庙。

3、王宫的前殿,泛指朝廷:庙堂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昂藏七尺 不管三七二十一 长七短八 嘎七马八 才高七步 打蛇打七寸 横七竖八 零七八碎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