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七圣』
拼音:qī shèng
注音:ㄑ一 ㄕㄥˋ
解释:
1.指传说中的黄帝﹑方明﹑昌寓﹑张若﹑謵朋﹑昆阍﹑滑稽七人。
2.指尧﹑舜﹑禹﹑汤﹑文王﹑武王﹑周公。
3.指唐代的肃宗﹑代宗﹑德宗﹑顺宗﹑宪宗﹑穆宗﹑敬宗七位君主。
4.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。
5.佛教以随信行﹑随法行﹑信解﹑见至﹑身证﹑慧解脱﹑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。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。见《俱舍论.分别贤圣品》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题王仲弓兄弟巽亭:「大隗七圣迷,许田连城重。」
唐代.李白.上云乐:「中国有七圣,半路颓洪荒。」
唐代.李乂.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:「野外初迷七圣道,河边忽睹二灵桥。」
元代.马钰.心月照云溪 继重阳韵:「八脉总和匀,有七圣、六丁助道。」
唐代.苏颋.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:「百工征往梦,七圣扈来游。」
基本字义
七qī(ㄑ一)
1、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2、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3、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基本字义
圣(聖)shèng(ㄕㄥˋ)
1、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、智慧最高超的人:圣人。圣哲。
2、最崇高的,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:神圣。圣洁。圣地。圣经。
3、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:圣上。圣旨。圣明。
4、称学问、技术有特高成就的:圣手。棋圣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