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声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七声』
拼音:qī shēng
注音:ㄑ一 ㄕㄥ
解释:指五音及二变。古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,定宫﹑商﹑角﹑征﹑羽﹑变宫﹑变征为七声。后世乐工多用简号,即合(近世作和)﹑四﹑乙﹑上﹑尺﹑工﹑凡。
古代诗词
明代.谢常.箫杖曲:「七声八声毛发耸,露寒乳穴浮银汞。」
元代.于立.玉笙谣玉山席上赠周生时铁厓同赋:「丹山凤凰十七声,钧天按节皆和鸣。」
明代.康海.秋雨叹 其一:「自从初一涨潦河,至于初七声逾激。」
清代.邵长蘅.守城行:「马蹄踏踏何其劳,贯三鞭七声嗷嘈。」
基本字义
七qī(ㄑ一)
1、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2、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3、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基本字义
声(聲)shēng(ㄕㄥ)
1、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声音。声带。
2、消息,音讯:声息。不通声气。
3、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声明。声辩(公开辩白)。声泪俱下。声嘶力竭。
4、名誉:名声。
5、音乐歌舞:声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声色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