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鳍鬣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鳍鬣』

拼音:qí liè

注音:ㄑ一ˊ ㄌ一ㄝˋ

解释:鳍棘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李白.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:「双鳃呀呷鳍鬣张,拨剌银盘欲飞去。」
唐代.张籍.杂曲歌辞·远别离:「莲叶团团杏花拆,长江鲤鱼鳍鬣赤。」
唐代.元稹.竞渡:「赤鳞化时至,唐突鳍鬣掀。」
明代.史鉴.谢沈彦祥茶鱼之贶二首 其二:「鳍鬣乱欺林笋绿,腹腴微带法糟红。」
元代.袁桷.秋江钓月图歌:「大鱼奔腾鳍鬣焦,小鱼委靡随江潮。」

基本字义

鳍(鰭)qí(ㄑ一ˊ)

1、鱼类的运动器官,由薄膜和硬刺组成,按它所在部位,可分为胸鳍、腹鳍、脊鳍、臀鳍、尾鳍。

基本字义

liè(ㄌ一ㄝˋ)

1、马、狮子等颈上的长毛:鬣鬃。刚鬣。

2、鱼颔旁小鳍。

3、〔鬣狗〕哺乳动物,外形略像狗,头比狗的头短而圆,毛棕黄或棕褐色,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,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,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。

4、扫帚的末端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毛羽鳞鬣 雨鬣霜蹄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