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旛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旗旛』
拼音:qí fān
注音:ㄑ一ˊ ㄈㄢ
解释:
1.亦作"旗幡"。
2.旌旗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梅尧臣.送公仪龙图知杭州:「太守暮还府,灯烛照旗旛。」
宋代.杨蟠.次韵奉酬:「相思未免还相挑,莫竖旗旛却诈降。」
宋代.范成大.残夜至峰顶上:「大星与之俱,晓色明旗旛。」
宋代.刘宰.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:「咸阳贵公卿,高门拥旗旛。」
宋代.洪咨夔.元寂宫生祠行:「裳佩丹青杂璆琳,旗旛绣采薰甲沉。」
基本字义
旗qí(ㄑ一ˊ)
1、用布、纸、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,多是长方形或方形:旗子。旗帜。旗号。旗舰。旗手。
2、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汉军八旗),特指属于满族的:旗人(满族人)。旗籍。旗袍。
3、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,相当于县。
基本字义
旛fān(ㄈㄢ)
1、同“幡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