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弃瓢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弃瓢』

拼音:qì piáo

注音:ㄑ一ˋ ㄆ一ㄠˊ

解释:汉蔡邕《琴操.箕山操》载,尧时许由隐居箕山,常以手捧水而饮。人见其无器,以一瓢遗之。由饮毕,以瓢挂树。风吹树动,历历有声,由以为烦扰,遂取瓢弃之。后因以"弃瓢"为隐居的典实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胡曾.咏史诗·箕山:「弃瓢岩畔中宵月,千古空闻属许由。」
唐代.吴筠.高士咏·许先生:「弃瓢箕山下,洗耳颍水滨。」
元代.刘敏中.玉楼春 大德癸卯,子温佥宪济南,余奉使宜:「弃瓢林下应无累。」
宋代.陈著.次韵黄子羽七十自叹:「弃瓢巢父固云稀,解印陶潜未是非。」
明代.万白.秋兴:「半生江海同浮梗,何处林泉可弃瓢。」

基本字义

qì(ㄑ一ˋ)

1、舍去,扔掉:抛弃。遗弃。弃权。弃市(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,并将尸体暴露街头)。弃世(超出世俗或指去世)。弃养(父母死亡的婉辞)。弃置不顾。弃瑕录用。

基本字义

piáo(ㄆ一ㄠˊ)

1、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,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:瓢泼大雨。

2、形状像瓢的:瓢虫。瓢儿菜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敝盖不弃 背恩弃义 背信弃义 敝帷不弃 不弃草昧 二卵弃干城 割须弃袍 丢盔弃甲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