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敲搒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敲搒』

拼音:qiāo bàng

注音:ㄑ一ㄠ ㄅㄤˋㄆㄥˊ

解释:
1.亦作"敲榜"。
2.笞打。
3.指刑杖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韩愈.赴江陵:「何况亲犴狱,敲搒发奸偷。」
宋代.苏轼.送钱藻出守婺州得英字:「古称为郡乐,渐恐烦敲搒。」
宋代.度正.赋张袁州隐斋三首:「少时见敲搒,濈濈背欲汗。」
明代.高启.答余新郑(即余尧臣也。可补余传之阙):「官来抚民务无事,鞭挂壁上无敲搒。」

基本字义

qiāo(ㄑ一ㄠ)

1、打,击:敲打。敲击。敲诈。敲边鼓(喻从旁帮人说话)。敲门砖。敲骨吸髓。旁敲侧击。

基本字义

bàng(ㄅㄤˋ)

1、摇橹使船往前进,划船。

其他字义

péng(ㄆㄥˊ)

1、用棍棒或竹板打:“搒讯数百,卒无异辞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盎盂相敲 反复推敲 东敲西逼 明打明敲 勒索敲诈 明敲明打 零打碎敲 零敲碎打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