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蠖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屈蠖』
拼音:qū huò
注音:ㄑㄨ ㄏㄨㄛˋ
解释:指屈身的尺蠖。亦比喻委屈不得志。
古代诗词
唐代.孟郊.寄院中诸公:「冠豸犹屈蠖,匣龙期剸犀。」
宋代.王禹偁.酬种放徵君一百韵:「相府一张纸,唤起久屈蠖。」
宋代.释行海.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:「十五游方今五十,每嫌屈蠖苦求伸。」
宋代.杨时.迂疏堂:「终南有捷径,屈蠖终当伸。」
宋代.郑清之.糟蟚蚏送葺芷:「二眸挺出胜怒蛙,八跪前驱非屈蠖。」
基本字义
屈qū(ㄑㄨ)
1、使弯曲,与“伸”相对:屈曲(qū)。屈折。屈膝。屈伸(弯曲和伸直,引申为失意和得意)。首屈一指。卑躬屈膝。
2、低头,降服:屈服。屈从。威武不屈。
3、冤枉,叫人不痛快:冤屈。委屈。屈辱。屈才。屈就(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,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)。屈驾。屈己待人。
4、理亏:屈心(亏心,昧心)。理屈词穷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蠖huò(ㄏㄨㄛˋ)
1、〔尺蠖〕尺蠖蛾的幼虫,生长在树上,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,是害虫。简称“蠖”,如“蠖屈”(喻人不得志,屈身退隐。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)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