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曲蘖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曲蘖』

拼音:qū niè

注音:ㄑㄨㄑㄨˇ ㄋ一ㄝˋ

解释:幼芽屈曲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韩愈.赠崔立之评事:「高士例须怜曲蘖,丈夫终莫生畦畛。」
宋代.苏轼.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:「诗书与我为曲蘖,酝酿老夫成搢绅。」
宋代.苏轼.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一首示坐客:「使我冰雪肠,不受曲蘖醺。」
唐代.王贞白.书陶潜醉石:「片石陶真性,非为曲蘖昏。」
明代.张名由.夏日田家四首:「吾将逃曲蘖,众妄亦云已。」

基本字义

曲(麯、麴)qū(ㄑㄨ)

1、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

2、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

3、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
4、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

5、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

6、姓。

其他字义

qǔ(ㄑㄨˇ)

1、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

2、歌的乐调:曲调(diào)。曲谱。异曲同工。曲高和(hè)寡。

基本字义

niè(ㄋ一ㄝˋ)

1、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,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:蘖枝。分蘖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聱牙诘曲 聱牙诎曲 背曲腰躬 背曲腰弯 阿谀曲从 改曲易调 顾曲周郎 侧词艳曲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