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曲旃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曲旃』

拼音:qū zhān

注音:ㄑㄨㄑㄨˇ ㄓㄢ

解释:用整幅帛制成的曲柄长幡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苏辙.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:「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,官高得厚多忧患。」
宋代.方回.杂兴十二首:「后堂罗曲旃,女乐极妍靓。」
宋代.吕本中.尘外亭:「君看罗曲旃,何似容燕几。」
宋代.文彦博.知郡傅学士将赴彭门蒙贶佳什次韵奉答:「河梁欲上难轻别,亦望迟迟驻曲旃。」
宋代.徐积.雪 其六:「纷来上相挥长麈,侧去诸卿蔽曲旃。」

基本字义

曲(麯、麴)qū(ㄑㄨ)

1、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

2、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

3、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
4、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

5、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

6、姓。

其他字义

qǔ(ㄑㄨˇ)

1、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

2、歌的乐调:曲调(diào)。曲谱。异曲同工。曲高和(hè)寡。

基本字义

zhān(ㄓㄢ)

1、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。

2、同“毡”。

3、文言助词,相当于“之”或“之焉”:“天其殃之也,其将聚而歼旃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聱牙诘曲 聱牙诎曲 背曲腰躬 背曲腰弯 阿谀曲从 改曲易调 顾曲周郎 侧词艳曲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