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枯榆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枯榆』

拼音:kū yú

注音:ㄎㄨ ㄩˊ

解释:
1.木名。《周礼.秋官.壶涿氏》"若欲杀其神,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沈之。"郑玄注引汉杜子春曰:"橭,读为枯。枯榆,木名。"一说即姑榆。
2.枯老的榆树。
3.干枯的榆荚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韩愈.感春三首:「狂风簸枯榆,狼藉九衢内。」
宋代.苏轼.雪浪石:「承平百年烽燧冷,此物僵卧枯榆根。」
宋代.苏辙.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·榆:「青松未必贵,枯榆还自足。」
宋代.陈棣.寒食怀公藻几道:「已改枯榆火,宁污寒具油。」
宋代.张耒.己未早春有感:「雪抽宿麦晴来叶,雨长枯榆烧后枝。」

基本字义

kū(ㄎㄨ)

1、失去水分,水全没有了:干枯。枯萎。枯槁。枯荣。枯鱼衔索(串在绳索上的干鱼,形容存日不多)。

2、没趣味,无生趣:枯燥。枯肠(喻枯涩贫乏的思路)。

基本字义

yú(ㄩˊ)

1、落叶乔木,实扁圆,木材坚实,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:榆荚。榆钱儿(即“榆荚”,像小铜钱)。榆面(以榆皮磨制成粉,用为黏剂)。榆塞(古称边塞植榆,故称边塞为“榆塞”)。桑榆暮景。

2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熬枯受淡 功成骨枯 根朽枝枯 焚枯食淡 成败荣枯 得失荣枯 摧枯拉朽 摧枯折腐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