揆理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揆理』
拼音:kuí lǐ
注音:ㄎㄨㄟˊ ㄌ一ˇ
解释:衡量道理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楼钥.送元声弟赴水阳监镇:「意行须揆理,言轻恐招辱。」
明代.黎景义.哭灏子:「蒙庄号达生,揆理终邻妄。」
明代.张吉.题石鼓书院因寄衡州邓少府:「缅怀俱泯泯,揆理殊未称。」
基本字义
揆kuí(ㄎㄨㄟˊ)
1、度(duó),揣测:揆度。揆策。揆古察今。
2、道理,准则:千载一揆。
3、事务:百揆。
4、管理,掌管:揆百事。
5、旧称总揽政务的人,如宰相等:阁揆。揆席(宰相之位)。
基本字义
理lǐ(ㄌ一ˇ)
1、物质本身的纹路、层次,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条理。事理。
2、事物的规律,是非得失的标准,根据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论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气壮。
3、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“物理学”:理科,数理化。理疗。
4、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、处置:理财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。总理。
5、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:理睬。答理。
6、古代指狱官、法官。
7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