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乎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况乎』
拼音:kuàng hū
注音:ㄎㄨㄤˋ ㄏㄨ
解释:
1.亦作"况乎"。
2.连词。何况;况且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无可奈何歌:「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,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。」
宋代.刘氏.沁园春:「我生不辰,逢此百罹,况乎乱离。」
清代.乾隆.尚书蒋溥奏进所刻御制诗集书此志怀:「赋诗何必多,杜老言诚正,况乎居九五,所贵行实政。」
唐代.王周.巫庙:「况乎人假人,心阔吞沧溟。」
宋代.释文珦.天道夷简行:「况乎季世,颠倒是非。」
基本字义
况kuàng(ㄎㄨㄤˋ)
1、情形:情况。状况。近况。况味(境况和情味,如“他的处境不好,况况难言”)。
2、比方:比况。每况愈下。
3、文言连词,表示更进一层:况且。何况。
4、姓。
5、古同“贶”,赐予。
基本字义
乎hū(ㄏㄨ)
1、文言助词,表示疑问:汝识之乎(吗)?
2、文言叹词:陛下与谁取天下乎(呀)!
3、文言介词,相当“于”(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):在乎。无须乎。异乎寻常。
4、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:巍巍乎。郁郁乎。
5、古同“呼”,呜呼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