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攘斥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攘斥』

拼音:rǎng chì

注音:ㄖㄤˇ ㄔˋ

解释:排斥;驱除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陆游.书房杂咏:「异学方攘斥,浮文亦扫除。」
元代.刘敏中.沁园春 余既以太初:「撑拄黄垆,庄严绣水,攘斥红尘力有余。」
明代.尹台.寿整庵罗太宰先生八十诗 其三:「伟欤困知辨,攘斥功何厚。」
元代.刘基.送叶景龙之通州同知任分韵得勋字:「自古所攘斥,比之鹿与麇。」

基本字义

rǎng(ㄖㄤˇ)

1、侵夺,偷窃:攘羊(指暴露亲人的过失,语出《论语·子路》中的“耳父攘攘,而子证之”)。攘夺。攘窃。攘善(掠人之美)。

2、推,排斥:攘斥。攘除。攘夷(抵御外国侵略)。

3、烦乱:攘攘(纷乱)。扰攘。

4、捋:攘袂。攘臂。

基本字义

chì(ㄔˋ)

1、责备:斥责。怒斥。驳斥。训斥。

2、指,指出:斥谬(指出错误)。

3、使退去,使离开:斥退。

4、开拓:开地斥境。

5、多,广:充斥。

6、侦察,伺望:斥候(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)。

7、盐碱地:斥卤。

8、古同“尺”,尺蠖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安内攘外 兵戈扰攘 奋袂攘襟 纷纷攘攘 貊乡鼠攘 内修外攘 攘臂一呼 攘来熙往

更多汉语词典: 壤策 染色 荣区 柔握 柔风 柔雌 戎务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