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燃犀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燃犀』

拼音:rán xī

注音:ㄖㄢˊ ㄒ一

解释:《晋书·温峤传》载:传说温峤曾至水深而多灵怪的牛渚矶,他点燃犀牛角照向水面,看到了很多水中怪物。后因以“燃犀”指洞察奸邪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胡曾.咏史诗·牛渚:「温峤南归辍棹晨,燃犀牛渚照通津。」
宋代.李之仪.蓦山溪:「弄月与燃犀,漫劳神、徒能惊世。」
宋代.苏轼.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:「未暇燃犀照奇鬼,欲将烧燕出潜虬。」
宋代.辛弃疾.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:「待燃犀下看,凭栏却怕,风雷怒,鱼龙惨。」
金朝.元好问.水调歌头:「不用燃犀下照,未必佽飞强射,有力障狂澜,唤取骑鲸客,挝鼓过银山。」

基本字义

rán(ㄖㄢˊ)

1、烧起火焰:自燃。燃料。燃烧。燃点。燃眉之急。

2、引火点着:点燃。燃灯。

基本字义

xī(ㄒ一)

1、哺乳动物,形状略像牛,皮粗而厚,多皱纹。角生在鼻上,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,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,可做器物,亦可入药(通称“犀牛”):犀角。犀甲。犀照。灵犀。

2、坚固:犀舟(坚固的船)。犀利(锐利;锋利)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豆萁燃豆 燃萁煎豆 燃糠自照 燃眉之急 燃萁之敏 燃膏继晷 燃萁煮豆 死灰复燃

更多汉语词典: 柔复 柔软 荣身 懹懹 穰穰 容典 热闹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