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戎狄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戎狄』

拼音:róng dí

注音:ㄖㄨㄥˊ ㄉ一ˊ

解释:
1.亦作"戎翟"。
2.古民族名。西方曰戎,北方曰狄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杜甫.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:「戎狄乘妖气,尘沙落禁闱。」
唐代.独孤及.送相里郎中赴江西:「戎狄方构患,休牛殊未遑。」
唐代.高适.睢阳酬别畅大判官:「戎狄本无厌,羁縻非一朝。」
宋代.陆游.晓叹:「翠华东巡五十年,赤县神州满戎狄。」
唐代.钱起.寇中送张司马归洛:「戎狄寇周日,衣冠适洛年。」

基本字义

róng(ㄖㄨㄥˊ)

1、古代兵器的总称。

2、军队,军事:兵戎。投笔从戎(指文人从军)。戎装。戎马。

3、古代称兵车:御戎。

4、大:戎功。

5、称(方言,音如“农”):“戎有良翰”。

6、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:西戎。戎狄。

7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dí(ㄉ一ˊ)

1、中国古族名。春秋前,长期活动于齐、鲁、晋、卫、宋、郑等国之间,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。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,故又通称“北狄”(亦作“翟”)。

2、秦汉以后,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。

3、古代最下级的官吏。

4、有力的麋鹿。

5、古同“翟”,乐舞所用的雉羽。

6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兵戎相见 甘为戎首 狐裘蒙戎 诘戎治兵 弃笔从戎 戎事倥偬 戎马生郊 戎马劻勷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