攘羊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攘羊』
拼音:rǎng yáng
注音:ㄖㄤˇ 一ㄤˊㄒ一ㄤˊ
解释:《论语.子路》:"吾党有直躬者﹐其父攘羊而子证之。"邢昺疏:"言因羊来入己家﹐父即取之。"后以"攘羊"谓扬亲之过。
古代诗词
唐代.刘兼.贻诸学童:「攘羊告罪言何直,舐犊牵情理岂虚。」
宋代.曾几.友直轩:「攘羊而证父,是子乌足称。」
宋代.释智遇.无隐侍者请赞:「父攘羊,子证之,从教万古黑风吹。」
元代.耶律楚材.太原修夫子庙疏:「并门连岁不年丰,证父攘羊礼义空。」
清代.黄遵宪.五用前韵 其一:「君臣相顾如骑虎,父子难为隐攘羊。」
基本字义
攘rǎng(ㄖㄤˇ)
1、侵夺,偷窃:攘羊(指暴露亲人的过失,语出《论语·子路》中的“耳父攘攘,而子证之”)。攘夺。攘窃。攘善(掠人之美)。
2、推,排斥:攘斥。攘除。攘夷(抵御外国侵略)。
3、烦乱:攘攘(纷乱)。扰攘。
4、捋:攘袂。攘臂。
基本字义
羊yáng(一ㄤˊ)
1、哺乳动物,反刍类,一般头上有一对角,品种很多:绵羊。黄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肠线。羊肠小道。
2、姓。
其他字义
羊xiáng(ㄒ一ㄤˊ)
1、古同“祥”,吉祥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