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冠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儒冠』
拼音:rú guān
注音:ㄖㄨˊ ㄍㄨㄢㄍㄨㄢˋ
解释:
1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
2.借指儒生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陈与义.十月:「十月北风催岁兰,九衢黄土污儒冠。」
宋代.陈与义.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:「晚知儒冠误,犹恋终南山。」
宋代.晁补之.摸鱼儿:「儒冠曾把身误。」
宋代.晁补之.迷神引:「暗想平生,自悔儒冠误。」
宋代.陈人杰.沁园春:「麒麟阁,岂中兴人物,不画儒冠。」
基本字义
儒rú(ㄖㄨˊ)
1、指读书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
2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
3、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
基本字义
冠guān(ㄍㄨㄢ)
1、帽子:衣冠。冠戴。冠盖(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,借指官吏)。衣冠楚楚。
2、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冠子。鸡冠。树冠。冠状动脉。
其他字义
冠guàn(ㄍㄨㄢˋ)
1、把帽子戴在头上:沐猴而冠。
2、超出众人,居第一位:冠军。
3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