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儒臣』
拼音:rú chén
注音:ㄖㄨˊ ㄔㄣˊ
解释:
1.汉称博士官为儒臣。
2.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。
古代诗词
宋代.葛胜仲.浣溪沙:「诏封後院宠儒臣。」
宋代.陆游.谢王彦光提刑见访并送茶:「迩英帷幄旧儒臣,肯顾荒山野水滨。」
唐代.李商隐.行次西郊作一百韵:「况自贞观后,命官多儒臣。」
唐代.卢纶.和金吾裴将军使往河北宣慰…兼寄赵侍郎赵卿:「飞轩不驻轮,感激汉儒臣。」
近现代.王国维.颐和园词:「为简儒臣严谕教,别求名族正宫闱。」
基本字义
儒rú(ㄖㄨˊ)
1、指读书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
2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
3、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
基本字义
臣chén(ㄔㄣˊ)
1、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亦包括百姓:臣僚。臣子。臣服。君臣。
2、官吏对君主的自称:“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
3、古人谦称自己。
4、古代指男性奴隶:臣仆。臣虏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