闰余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闰余』
拼音:rùn yú
注音:ㄖㄨㄣˋ ㄩˊ
解释:
1.农历一年和一回归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。
2.指闰月。
3.指增添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陆游.灯下晚餐示子遹:「今年闰余九月寒,那敢遽议南山炭。」
宋代.陆游.寄陈伯予主簿:「今年闰余时今早,十月霜风吹客倒。」
宋代.陆游.晴和出游湖山间:「闰余春事早,已觉阳和新,梅花处处开,幽香袭衣巾。」
宋代.陆游.醉中步月湖上:「闰余时节早,天气已凄冷。」
唐代.刘言史.奉酬:「闰余春早景沉沉,禊饮风亭恣赏心。」
基本字义
闰(閏)rùn(ㄖㄨㄣˋ)
1、每四年加一日,称“闰日”。有闰日的这一年称“闰年”。这是公历的“闰”。中国的农历,二年或三年,需要加一个月,所加的这个月称“闰月”,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。
2、偏,副,对“正”而言:闰位(旧称非正统的帝位)。
基本字义
余(餘)yú(ㄩˊ)
1、我:“余将老”。
2、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gǔ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3、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:十余人。
4、后:“劳动之余,欢歌笑语。”
5、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6、姓。
中英翻译
翻译:epact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