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武士道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武士道』

拼音:wǔ shì dào

注音:ㄨˇ ㄕˋ ㄉㄠˋ

解释:日本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。内容有忠节、武勇、孝行、廉耻、无欲等。镰仓时期,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。江户时期,形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,正式定名为“武士道”。明治维新后,武士等级在法律上被废除,但武士道却因军国主义者广泛提倡而继续流行。在现代又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,形成反动的法西斯武士道精神。

精选例句

1、经营要有,比武士道格斗,更强烈的斗志。
2、就算难逃一死,我也要贯彻我的武士道,按照我自己认为美的方式生活下去,保护我想保护的东西。
3、武士道的勇气在这种工业机械般的冷漠压力面前,就像被打断脊梁的猛虎。
4、所谓武士道是约束软弱的自我,使之逐步迈向强大的自我意志,遵从自我的美学意识,不断精进。
5、坚持别人给你准备好的武士道又能怎么样,为了那种东西,还想再牺牲珍贵的伙伴吗?那种事,我不想再要了。

古代诗词

近现代.连横.招侠:「烈烈武士道,樱花铸吴钩。」
近现代.连横.秋日游陶然亭,怅然有感:「虓虓武士道,重把国魂招。」
近现代.黄假我.收南宁用豢龙师《四忆诗》诗韵,庚辰:「火宅长烧武士道,金闺空梦太和魂。」
元代.赵汸.月潭雪中:「野宿遗黎兵后泣,宵征武士道傍餐。」

基本字义

wǔ(ㄨˇ)

1、关于军事或技击的,与“文”相对:武装。武器。武警。武林。武坛。武生。武旦。武丑。武净。武举。

2、勇猛,猛烈:英武。威武。武断。武士。武夫。

3、半步,泛指脚步:步武。踵武。行(xíng)不数武。

4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shì(ㄕˋ)

1、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:士族。士大夫。

2、旧时指读书人:士子。士民。学士。

3、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:士女。

4、对人的美称:志士。烈士。女士。

5、军衔的一级,在尉以下;亦泛指军人;上士。士兵。士卒。士气。

6、称某些专业人员:医士。护士。

7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dào(ㄉㄠˋ)

1、路,方向,途径:道路。铁道。志同道合。

2、指法则、规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义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
3、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道学。传道。修道。

4、方法,办法,技术:门道。医道。

5、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

6、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:道观(guàn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háng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

7、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:会道门。一贯道。

8、说,讲:道白。常言道。能说会道。

9、用语言表示情意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

10、线条:铅笔道儿。

11、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道”。

12、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

13、量词:一道大河。两道门。上三道漆。

14、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秉文兼武 秉文经武 兵藏武库,马入华山 不文不武 才兼文武 奋武扬威 废文任武 黩武穷兵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