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乌犀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乌犀』

拼音:wū xī

注音:ㄨ ㄒ一

解释:
1.犀牛的一种。皮可为甲,角可为器具﹑饰物,又可入药。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。
2.皂荚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木二.皂荚》。

古代诗词

五代.和凝.小重山:「乌犀白[1]最相宜,精神出,御陌袖鞭垂。」
宋代.陆游.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:「乌犀白紵谪僊样,但可邂逅不可招。」
元代.刘敏中.蝶恋花 益都冯宽:「感荷作长短句,寄之一笑带上乌犀谁摘落。」
宋代.艾性夫.补易水歌效郭青山:「雕弓矢矫乌犀盘,弓弦易折不足弯。」

基本字义

乌(烏)wū(ㄨ)

1、指“乌鸦”:乌白马角(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)。乌飞兔走(喻日往月来,时间流逝)。乌合之众。

2、黑色的:乌亮。乌云。

3、无,没有:化为乌有。

4、文言疑问词,哪,何:乌足道哉?

5、古同“呜”,呜乎。

6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xī(ㄒ一)

1、哺乳动物,形状略像牛,皮粗而厚,多皱纹。角生在鼻上,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,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,可做器物,亦可入药(通称“犀牛”):犀角。犀甲。犀照。灵犀。

2、坚固:犀舟(坚固的船)。犀利(锐利;锋利)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爱屋及乌 鼻青眼乌 白兔赤乌 白鱼赤乌 蜂屯乌合 东兔西乌 慈乌返哺 慈乌反哺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