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罽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文罽』
拼音:wén jì
注音:ㄨㄣˊ ㄐ一ˋ
解释:图案华美的毛织品。
古代诗词
元代.吴莱.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:「浮屠仁祠始自汉,文罽华盖何翻翻。」
明代.邵宝.天趣园十景歌:「数人共坐尚有馀,下布莓苔作文罽。」
明代.邵宝.哭李方伯惟诚用老杜哀李北海韵:「钟镛悬华轩,圭璧藉文罽。」
基本字义
文wén(ㄨㄣˊ)
1、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2、刺画花纹:文身。
3、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
4、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5、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
6、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7、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8、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9、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
10、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11、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
12、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13、掩饰:文过饰非。
14、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15、姓。
基本字义
罽jì(ㄐ一ˋ)
1、用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:“狗马被缋罽。”
2、鱼网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