芄兰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芄兰』
拼音:wán lán
注音:ㄨㄢˊ ㄌㄢˊ
解释:即“萝b131”(361页)。
古代诗词
先秦.诗经.芄兰:「芄兰之支,童子佩[1]。」
唐代.薛能.洛下寓怀:「唯有报恩心未剖,退居犹欲佩芄兰。」
明代.徐渭.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余睡而复起烧竹照之八:「心忧掘阅衣麻矣,狂走芄兰带悸兮。」
宋代.叶适.还华贤良九经说贤良进卷语林等:「芄兰恨柔蔓,栎社嫌拥肿。」
宋代.晁补之.乐哉侯之邦兮乐哉侯之堂兮:「春阳满其亲天兮,乃物作而芄兰。」
基本字义
芄wán(ㄨㄢˊ)
1、〔芄兰〕多年蔓生草本植物,断之有白汁,可食。叶对生,心脏形。花白色,有紫色斑点。茎、叶和种子均可入药。
基本字义
兰(蘭)lán(ㄌㄢˊ)
1、指“兰草”和“兰花”:兰艾(“兰花”和“艾草”,喻君子和小人)。兰谱(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。兰有香味,喻情投意合)。兰摧玉折(喻贤人夭折,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)。
2、古书上指“木兰”。
3、古同“栏”,家畜圈(juàn)。
4、古同“斓”,斑斓。
5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