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土堠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土堠』

拼音:tǔ hòu

注音:ㄊㄨˇ ㄏㄡˋ

解释:见"土候"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陆游.有怀梁益旧游:「土堠累累只复双,悠然残梦对寒缸。」
明代.潘一桂.土堠:「路傍惟土堠,残戍马蹄间。」
元代.陈孚.景州:「车行半夜草露湿,路傍土堠如人立。」
清代.杨芳灿.伏羌纪事诗一百韵:「烽烟腾土堠,贼骑满山坪。」

基本字义

tǔ(ㄊㄨˇ)

1、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黄土。

2、疆域:国土。领土。

3、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

4、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

5、不合潮流:土气。

6、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

7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8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

9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hòu(ㄏㄡˋ)

1、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:斥堠(“斥”,侦察的意思;侦察敌情的建筑物,亦指探测敌情的士兵)。烽堠。堠鼓。

2、记里数的土堆:堠子(标记里程的土堆,引申为路程)。堠程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安土乐业 安土重旧 安土重居 安土重迁 半截入土 不服水土 本乡本土 簸土扬沙

更多汉语词典: 头先 颓坌 团旗 推搡 土处 头牟 兔子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