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土正』
拼音:tǔ zhèng
注音:ㄊㄨˇ ㄓㄥˋㄓㄥ
解释:古官名。五官之一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陈楠.水调歌头:「谓之玉汞,与铅与土正相投。」
唐代.潘纬.中秋月:「影当中土正,轮对八荒平。」
宋代.白珽.李翰林墓:「嗟予偘偘者,尘土正如此。」
宋代.苏辙.次韵子瞻赋雪二首:「麦苗出土正纤纤,春早寒官令尚严。」
清代.陈恭尹.送刘显之归蜀:「沃土正须开井亩,海乡犹自想旌旄。」
基本字义
土tǔ(ㄊㄨˇ)
1、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黄土。
2、疆域:国土。领土。
3、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
4、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
5、不合潮流:土气。
6、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
7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8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
9、姓。
基本字义
正zhèng(ㄓㄥˋ)
1、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zhōng)。正襟危坐。
2、合于法则的:正当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3、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4、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)下怀。
5、表示动作在进行中:他正在开会。
6、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:正面。正本。
7、纯,不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8、改去偏差或错误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9、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10、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电。
11、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数(shù)。
12、姓。
其他字义
正zhēng(ㄓㄥ)
1、〔正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正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