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濊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汪濊』
拼音:wāng huì
注音:ㄨㄤ ㄏㄨㄟˋㄏㄨㄛˋ
解释:
1.亦作"汪秽"。
2.深广。
古代诗词
宋代.王安石.寄曾子固:「奈何遭平时,德泽盛汪濊。」
明代.无名.明皇祀圜丘乐章·雍和:「玄覆攸广,鸿休汪濊。」
宋代.许及之.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:「吾皇开寿域,汪濊泽万男。」
宋代.彭龟年.奉和御赐进士诗:「湛恩汪濊倾多士,密意绸缪际万方。」
宋代.郭印.道中得雨:「和气薰蒸还率土,堪恩汪濊仰高天。」
基本字义
汪wāng(ㄨㄤ)
1、深广:汪洋大海。
2、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:地上汪着水。汪汪(a.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;b.象声词,形容狗叫声)。
3、量词,用于液体:一汪水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濊huì(ㄏㄨㄟˋ)
1、〔汪濊〕(水)盛多,如“云滂洋,雨濊濊。”
2、古同“秽”。
其他字义
濊huò(ㄏㄨㄛˋ)
1、〔濊濊〕象声词,如“卧听鱼槎声濊濊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