鼍梁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鼍梁』
拼音:tuó liáng
注音:ㄊㄨㄛˊ ㄌ一ㄤˊ
解释:即鼋梁。
古代诗词
明代.杨慎.浮桥:「漫道鼋鼍梁碧海,虚传乌鹊架银河。」
明代.杨慎.孝津行:「宁假鼋鼍梁,直下蛟龙宫。」
清代.屈大均.南海神祠作 其一:「闻道汉家东渡急,冯夷先为驾鼍梁。」
明代.谢元汴.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其一:「鼍梁未可渡,抗手友崧高。」
清代.丘逢甲.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:「上天谁禦蛟龙车?渡海谁驾鼋鼍梁?地下主者媪不翁,天上主者刘而张。」
基本字义
鼍(鼉)tuó(ㄊㄨㄛˊ)
1、爬行动物,吻短,体长二米多,背部、尾部均有鳞甲。穴居江河岸边,皮可以蒙鼓。亦称“扬子鳄”、“鼍龙”、“猪婆龙”。
基本字义
梁liáng(ㄌ一ㄤˊ)
1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,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:房梁。栋梁。梁上君子(指窃贼)。
2、桥:桥梁。津梁(渡口和桥梁,借指学习的门径)。
3、器物、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:鼻梁。山梁。车梁。
4、中国战国时期国名,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(今河南省开封市)后,改称“梁”。
5、中国朝代名(a.南朝之一;b.五代之一)。
6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