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蝗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土蝗』
拼音:tǔ huáng
注音:ㄊㄨˇ ㄏㄨㄤˊ
解释:蝗虫的一类,形状略似飞蝗,分布地区很广。多分散在田间或草地上,吃植物。但不成群飞翔,也很少飞到较远的地区,危害性比飞蝗小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陆游.开岁连日大雪:「去年久旱绵千里,犁不入土蝗虫稠。」
宋代.刘宰.和罗權丞尊经阁元旦观雪:「深潭龟拆寒莎底,浅土蝗遗宿麦边。」
基本字义
土tǔ(ㄊㄨˇ)
1、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黄土。
2、疆域:国土。领土。
3、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
4、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
5、不合潮流:土气。
6、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
7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8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
9、姓。
基本字义
蝗huáng(ㄏㄨㄤˊ)
1、〔蝗虫〕昆虫,种类很多,躯体绿色或黄褐色。咀嚼式口器,后足适于弹跳,常常成群飞翔,是农业害虫,亦称“蚂(mà)蚱”;简称“蝗”,如“蝗灾”,“灭蝗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