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噏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吐噏』
拼音:tǔ xī
注音:ㄊㄨˇㄊㄨˋ ㄒ一
解释:见"吐吸"。
古代诗词
清代.屈大均.登罗浮绝顶奉同蒋王二大夫作:「雷风吐噏时,氤氲相损益。」
宋代.洪皓.次韵小亭:「云雨出高峰,燕坐观吐噏。」
近现代.汪精卫.中夜不寐偶成:「飘然御风游名山,吐噏岚翠陵孱颜。」
清代.李邺嗣.山楼:「寒碧散空郊,静久同吐噏。」
明代.郭之奇.过鄱湖望庐山因作湖山吟时庚辰春王十一日也:「非山莫与湖吐噏,非湖孰任山蜿蜒。」
基本字义
吐tǔ(ㄊㄨˇ)
1、使东西从口里出来:吐痰。吞吐。吐刚茹柔(吐出硬的,吃下软的;喻欺软怕硬)。
2、放出,露出:高粱吐穗。吐故纳新。
3、说出:吐话。一吐为快。
其他字义
吐tù(ㄊㄨˋ)
1、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:呕吐。上吐下泻。
2、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:吐还不义之财。
基本字义
噏xī(ㄒ一)
1、同“吸”。
2、古同“歙”,收敛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