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土牛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土牛』

拼音:tǔ niú

注音:ㄊㄨˇ ㄋ一ㄡˊ

解释:
1.用泥土制的牛。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除阴气。后来,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,象征春耕开始。
2.堆在堤坝上以备抢修用的土堆。远看形似牛,故称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:「布泽木龙催,迎春土牛助。」
南北朝.鲍照.发长松遇雪诗:「土牛既送寒。」
宋代.陈德武.庆春宫/高阳台:「土牛装罢,候葭琯、先飞律灰。」
唐代.曹松.客中立春:「土牛呈岁稔,彩燕表年春。」
宋代.黄庭坚.长短星歌:「当年传国二十二,想是衣冠骑土牛。」

基本字义

tǔ(ㄊㄨˇ)

1、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黄土。

2、疆域:国土。领土。

3、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

4、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

5、不合潮流:土气。

6、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

7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8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

9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niú(ㄋ一ㄡˊ)

1、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试(喻有很大的本领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黄。牛角。

2、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

3、喻固执或骄傲:牛气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安土乐业 安土重旧 安土重居 安土重迁 半截入土 不服水土 本乡本土 簸土扬沙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