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脉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土脉』
拼音:tǔ mài
注音:ㄊㄨˇ ㄇㄞˋㄇㄛˋ
解释:见"土脉"。
古代诗词
宋代.程大昌.浣溪沙:「旋挹天花融湩液,净无土脉污芳鲜。」
唐代.韩愈.苦寒:「雪霜顿销释,土脉膏且黏。」
唐代.韩偓.春阴独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(在湖南):「春阴漠漠土脉润,春寒微微风意和。」
宋代.陆游.蒸暑思梁州述怀:「从军梁州亦少慰,土脉深厚泉流清。」
宋代.王安石.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:「方今东南旱,土脉燥不黏。」
基本字义
土tǔ(ㄊㄨˇ)
1、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黄土。
2、疆域:国土。领土。
3、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
4、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
5、不合潮流:土气。
6、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
7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8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
9、姓。
基本字义
脉mài(ㄇㄞˋ)
1、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:脉络。脉理。
2、动脉的跳动:脉搏。切脉(中医指诊脉)。脉口(中医切脉的部位)。脉息。脉象(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)。脉门(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)。诊脉。
3、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:山脉。叶脉。矿脉。脉脉相承。
其他字义
脉mò(ㄇㄛˋ)
1、[脉脉]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:脉脉含情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