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穴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陶穴』
拼音:táo xué
注音:ㄊㄠˊ ㄒㄩㄝˊ
解释:
1.古代凿地而成的土室。
2.指墓穴。
古代诗词
宋代.苏轼.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(并引):「依山作陶穴,掩此暴骨横。」
先秦.诗经.绵:「古公亶父,陶复陶穴,未有家室。」
宋代.苏辙.买炭:「挑抉靡遗余,陶穴付一炬。」
明代.李东阳.花将军歌:「贼平身归窃儿去,夜宿陶穴如生坟。」
基本字义
陶táo(ㄊㄠˊ)
1、用黏土烧制的器物:陶俑。陶粒。陶瓷。陶管。陶器。
2、制造陶器:陶冶。陶铸。
3、喻教育、培养:陶化。陶育。陶染。熏陶。
4、快乐的样子,使快乐:陶然。陶醉。陶陶。
5、古同“淘”,洗。
6、姓。
基本字义
穴xué(ㄒㄩㄝˊ)
1、洞,窟窿:孔穴。石穴。穴居。穴隙。龙潭虎穴。
2、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,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:穴位。
3、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:掌穴的(指地主或班主)。走穴。穴头。
4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