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蹋顿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蹋顿』

拼音:tà dùn

注音:ㄊㄚˋ ㄉㄨㄣˋ

解释:
1.本为辽西乌桓首领名。汉献帝时,丘力居死,从子蹋顿有武略,代立为王。后为曹操击败于柳城,斩之。见《后汉书.乌桓传》。后亦借指异族首领。
2.犹跌倒。

古代诗词

明代.唐顺之.卢龙行咏田畴:「公孙昔日据玄菟,北连蹋顿骋狼顾。」
魏晋.无名氏.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七 屠柳城:「蹋顿授首。」

基本字义

tà(ㄊㄚˋ)

1、踏:“舞辄数十人相随,蹋地为节。”

2、踢:“穿域蹋鞠”(“鞠”,古代的一种皮球)。

基本字义

顿(頓)dùn(ㄉㄨㄣˋ)

1、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顿。顿宕。抑扬顿挫。

2、忽然,立刻,一下子:顿然。顿即。顿悟。茅塞顿开。

3、叩,跺:顿首再拜。

4、处理,设置:安顿。整顿。

5、疲乏:困顿。劳顿。

6、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: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。

7、次:三顿饭。

8、古同“钝”,不锋利。

9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鼻蹋嘴歪 槌胸蹋地 鞍马劳顿 饱餐一顿 沉郁顿挫 捶胸顿足 拊膺顿足 捶胸顿脚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