蜩螳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蜩螳』
拼音:tiáo táng
注音:ㄊ一ㄠˊ ㄊㄤˊ
解释:见"蜩螗"。
古代诗词
明代.阮自华.后缓声歌(丙午都下感时作):「清琴发云韺,蜩螳如沸羹。」
元代.陆仁.忆别曲:「杨柳萧瑟鸣蜩螳,帖帖高翻雁南翔。」
明代.黎民表.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十五 啸斋:「蜩螳假翅鸣,真人息以踵。」
基本字义
蜩tiáo(ㄊ一ㄠˊ)
1、古书上指蝉:蜩甲(蝉蜕)。世事蜩螗。
基本字义
螳táng(ㄊㄤˊ)
1、〔螳螂〕昆虫,全身绿色或土黄色,头呈三角形,前脚呈镰刀状。捕食害虫,对农业有益,如“螳螳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俗称“刀螂”;简称“螳”,如“螳臂当车”(喻不自量力)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