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薤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白薤』
拼音:bái xiè
注音:ㄅㄞˊ ㄒ一ㄝˋ
解释:植物名。新鲜鳞茎可食﹐干燥鳞茎(薤白)可入药。
古代诗词
唐代.贯休.怀邻叟:「桔槔打水声嘎嘎,紫芋白薤肥濛濛。」
唐代.李吉甫.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:「受露红兰晚,迎霜白薤肥。」
宋代.梅尧臣.次韵和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:「空山旧迳绿苔满,古寺斋盂白薤蒸。」
宋代.梅尧臣.田家:「灯前饭何有,白薤露中肥。」
宋代.李至.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:「黄精充果实,白薤助羹杯。」
基本字义
白bái(ㄅㄞˊ)
1、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:白色。白米。
2、明亮:白昼。白日做梦。
3、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
4、纯洁:一生清白。白璧无瑕。
5、空的,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
6、没有成就的,没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说。
7、没有付出代价的:白吃白喝。
8、陈述:自白。道白(亦称“说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
9、与文言相对:白话文。
10、告语:告白(对公众的通知)。
11、丧事:红白喜事(婚事和丧事)。
12、把字写错或读错:白字(别字)。
13、政治上反动的:白匪。白军。
14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云南省:白族。白剧。
15、姓。
基本字义
薤xiè(ㄒ一ㄝˋ)
1、〔薤露〕古代挽歌名。
2、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有鳞茎,鳞茎和嫩叶可食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