鄙儒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鄙儒』
拼音:bǐ rú
注音:ㄅ一ˇ ㄖㄨˊ
解释:拘执﹑不达事理的儒生。
古代诗词
明代.薛蕙.寄浚川先生:「鄙儒信顽鲁,不识要路津。」
明代.唐顺之.奉命分祀孔庙作:「鄙儒叨小相,端甫奉前规。」
宋代.郑思肖.郝隆晒腹书图:「七夕庭中罗绮乾,邻家应是鄙儒冠。」
明代.唐顺之.宿荆溪上塘庵述怀余向曾游此匆匆十年矣:「酬答惭居士,衣冠谢鄙儒。」
基本字义
鄙bǐ(ㄅ一ˇ)
1、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,五百家为一鄙:鄙师(古官名,周制每县五鄙,“鄙师”掌其鄙之政令祭祀)。
2、郊野之处,边远的地方:边鄙。
3、粗俗:鄙陋。鄙俗。鄙夫。鄙近(庸俗浅近)。
4、轻蔑,看不起:鄙视。鄙夷。鄙弃。鄙薄。
5、品质低劣:卑鄙。
6、谦辞,用于自称:鄙人。鄙老。鄙见。
7、吝啬:鄙吝。鄙诈(贪吝诈伪)。
基本字义
儒rú(ㄖㄨˊ)
1、指读书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
2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
3、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