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乌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白头乌』
拼音:bái tóu wū
注音:ㄅㄞˊ ㄊㄡˊ˙ㄊㄡ ㄨ
解释:白头颈的乌鸦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阿崔:「何时能反哺,供养白头乌。」
宋代.黄庚.偶书呈王修竹:「不管白头乌帽落,西风一曲付狂歌。」
宋代.汪藻.贾太夫人王氏挽诗二首 其二:「忆昨容衣未祔姑,哀深反哺白头乌。」
元代.杨维桢.题开元王孙挟弹图:「白头乌啄延秋门,渔阳尘起天地昏。」
元代.张翥.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:「家信十年黄耳犬,乡心一夜白头乌。」
基本字义
白bái(ㄅㄞˊ)
1、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:白色。白米。
2、明亮:白昼。白日做梦。
3、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
4、纯洁:一生清白。白璧无瑕。
5、空的,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
6、没有成就的,没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说。
7、没有付出代价的:白吃白喝。
8、陈述:自白。道白(亦称“说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
9、与文言相对:白话文。
10、告语:告白(对公众的通知)。
11、丧事:红白喜事(婚事和丧事)。
12、把字写错或读错:白字(别字)。
13、政治上反动的:白匪。白军。
14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云南省:白族。白剧。
15、姓。
基本字义
头(頭)tóu(ㄊㄡˊ)
1、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:头骨。头脑。头脸(①头和脸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体面)。头角(jiǎo)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
2、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留头。剃头。
3、物体的顶端:山头。笔头。两头尖。
4、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:从头儿说起。头绪。
5、物体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
6、以前,在前面的:头三天。
7、次序在前,第一:头等。头生。
8、首领:头子。头目。
9、方面:他们是一头的。
10、临,接近:头睡觉先洗脸。
11、量词,多指牲畜:一头牛。
12、表示约计、不定数量的词:三头五百。
13、(tou)名词后缀(①接于名词词根,如“木头”。②接于动词词根,如“念头”。③接于形容词词根,如“甜头儿”)。
14、(tou)方位词后缀(如“上头”。“里头”。“后头”。)
基本字义
乌(烏)wū(ㄨ)
1、指“乌鸦”:乌白马角(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)。乌飞兔走(喻日往月来,时间流逝)。乌合之众。
2、黑色的:乌亮。乌云。
3、无,没有:化为乌有。
4、文言疑问词,哪,何:乌足道哉?
5、古同“呜”,呜乎。
6、姓。